11月1日,西安戏剧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师生们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实践教学日活动。师生们先后前往西安浐灞丝路国际艺术中心、西安浐灞保利剧院及陕西省文化馆进行观摩学习,在艺术展览、剧场空间与非遗活态传承的沉浸式体验中,深化专业认知,感悟文化使命。

在西安浐灞丝路国际艺术中心,师生们在此回望峥嵘岁月,感悟舞美力量,重点观摩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舞台美术作品展》。工作人员为师生们做了详细讲解,展览中一幅幅设计手稿、一个个精巧模型、一幕幕场景再现,不仅展现了舞台美术技术的精湛,更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舞美艺术在叙事抒情、塑造精神风貌方面的强大感染力,理解了艺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时代的优良传统。

在浐灞保利剧院,我校师生走进现代剧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实地探访了剧场的舞台后台、观众席、灯光音响控制室等核心区域,感知艺术空间,了解了现代化专业剧院的运营模式、舞台机械的先进技术以及剧目上演前后的准备工作。从抽象的舞美图纸到具象的、可操作的剧场空间,这一站的体验使同学们对戏剧作品的最终呈现场域有了更为直观和立体的认识,搭建起了从艺术创作到舞台实践的理解桥梁。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了陕西省文化馆,重点参观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在这里浸润三秦非遗,体验活态传承,华县皮影、凤翔木版年画、陕北剪纸、西安鼓乐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陕西非遗项目集中展示,令同学们目不暇接。学生们不仅近距离观赏了精美的非遗作品,更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部分非遗项目的制作环节,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与智慧。

从革命文艺的红色记忆,到现代剧场的科技呈现,再到根植于民间的活态文化传统,一整天的行程构成了一个紧密衔接、层层深入的学习闭环。本次实践教学日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舞台,旨在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艺术中的活态呈现,以及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紧密相连、相互滋养的关系。它不仅是一次专业认知的提升,更是一次文化信念的洗礼,激励着未来的非遗保护工作者们自觉肩负起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守护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时代重任。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自身所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未来将努力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学习和研究的动力,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